这五年,囊谦更幸福!(中国社会扶贫网·讯) 这五年,囊谦更幸福! “十三五”囊谦脱贫攻坚战果回顾 五年有多长?呱呱坠地的婴儿已成长为稚嫩孩童,新芽初绽的幼苗也可与风雨搏击抗衡。对于囊谦来说,过去这五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年,也是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五年。囊谦党办与您一同回望,我们栉风沐雨、日夜兼程“撸起起袖子加油干”的五年。 贫 摆脱贫困 在过去,囊谦县是1984年国务院确定的全国首批贫困县,也是国定“三区三州”深度贫困地区之一,早在1984年就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首批贫困县,属于全省特殊类型贫困地区和15个深度贫困县之一,到2015年全县贫困发生率仍高达36%,是涉藏地区典型的“贫中之贫”“困中之困”“坚中之坚”。 这五年, 32301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脱贫。 28个深度贫困村全部出列。 贫困县高质量摘帽。 2021年初,中共囊谦县委员会接受党中央、国务院表彰,被评为“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”,系八年脱贫攻坚战的至高荣誉。另外还有来自我县的郭晓荣、安万扎美两位同志获得了“脱贫攻坚先进个人”荣誉称号。我县成为全国脱贫攻坚表彰大会上,省内获奖数量最多的县域。 不愁 精准滴灌实现“吃穿不愁” 累累硕果,源于耕耘。我们在脱贫攻坚领域累计投入各类资金26.5亿元,实施各类项目8大类343项,国民生产总值增长51%,贫困群众人均可支配收入从3376元增加到2020年的9852元,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8%。 这五年 我们着力建设 以农业和畜牧业为基础面 以特色手工业和生态旅游为发力点 以金融扶贫为杠杆支撑点 以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增长极 经济协调健康发展的 增收致富新格局。 住房 住房保障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住房安全有保障,幸福生活就有盼头。五年来,我们精准施策,在改善农牧民住房条件方面,累计投资11.4亿元,加快实施了扶贫易地搬迁、危旧房改造、“11.18”地震灾后重建、边界地区住房建设、“一县六乡一镇”住房等项目,为农牧民群建成住房16915套,实现了农村牧区住房安全保障全覆盖。 教育 以人为本大力发展民族教育 金15.3亿元,年均增长16.5%,新建了青海师范大学附属玉树实验学校、囊谦县第三民族中学、香达镇邦达寄宿制小学,形成了从小学教育到高中教育的全学段培养链条。教育基础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,“大班额”问题得到解决。招聘代课教师147名,教师紧缺问题得到有效缓解。 高中教育: 我县籍学子获高考全州各科状元大满贯。 义务教育: 累计劝返义务教育阶段适龄生2036名, 没有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。 2020年全州中考状元花落囊谦。 学前教育: 标准化幼儿园基本覆盖291个村民小组, 在校生规模达到4767人。 医疗 牢全面小康的健康防线 全民的健康是全面小康的基础。我们建成了以县人民医院、县藏医院、玉树州第三人民医院、县疾控中心和乡、村标准化卫生院(室)为依托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,创新实施了远程会诊等现代医疗服务,建立了基本保险、大病统筹救助、商业医疗保险和健康扶贫补充保险的保障机制,基本实现了“小病不出村、大病不出县”的目标。 这五年, 标准化卫生室覆盖69个行政村, 统筹配置和持证上岗村医140名, 建档立卡贫困户“双签约”率达到100%、 慢病患者签约管理率均达到100%, 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 和大病保险覆盖率100%。 格局 为实施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囊谦县坚持把精准扶贫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,注重顶层设计,突出精准识别,紧紧围绕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基本方略,坚持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,以“十个一批”和“六个精准”为统揽,创新实践脱贫攻坚“四大战区”作战指挥体系,动员和组织社会各界力量投身精准扶贫、建功精准脱贫,形成了专项扶贫、行业扶贫、社会扶贫“三位一体”的大扶贫格局,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奠定了良好的基础。 行政村饮水安全率达到100% 农牧区生活用电覆盖率100% 行政村道路通达率100% 行政村通宽带率100% 行政村通讯覆盖率均达到100% 69个行政村集体经济实现 “破零”。 积极推进“精神脱贫”全省试点, 形成“富脑袋”与“富口袋”同频共振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