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社会帮扶网·玉树站
在线表单
832
企业名称:
*
产品名称:
*
企业所属市县:
*
产品介绍:
*
联系人:
*
手机号:
*
提交

玉树非遗传承人更求求增:把玉树嘛呢石文化传承下去

更求求增展示新寨嘉那嘛呢石


      更求求增的家在世界上最大的嘛呢石堆——玉树新寨嘉那嘛呢石堆的隔壁,他每天看到很多人围绕着石碓或步行,或叩长头祈福。


      今年38岁的更求求增留着八字胡,瘦小,看上去很精干。他最大的长处是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,要知道,在玉树藏区能流利地说普通话的中年人太少了。


      高中毕业学石雕


      玉树藏区的孩子天生对石头有情感,这句话一点不假。更求求增是其中一个。他10岁左右的时候跟着父亲学习嘛呢石的雕刻,那时候他什么都不懂,整天拿着父亲的锤子和凿子在石头上刻来刻去。他不知道究竟要刻什么,但就那样把很多石头变成了“艺术品”。


      现在回忆起来,更求求增对那时的顽皮和好学感到意外。“没想到自己多年以后会成为一名非遗传承人。”更求求增微笑着说。


更求求增雕刻嘛呢石


      上学期间,更求求增一边学习,一边跟着父亲学习嘛呢石的雕刻。每当周末的时候,他总会出现在父亲的身边学习笔法和图案设计,父亲给他布置任务。他说,那时候不感觉到累,一心只想把一天的任务赶紧完成,然后和伙伴去玩耍。


      更求求增是一名高中毕业生,这在他这个年龄阶段算是高学历的了。“我也是高中生啊,上过学的人。”站在人群中的更求求增自豪地说。


      2003年,更求求增正式开始学习嘛呢石的雕刻。为了学习到更先进的知识和理念,他先后到西安,上海等地去学习玉雕和木雕技术。后来,他回到家乡开始创业,专门雕刻嘛呢石和一些木雕以及唐卡。但后来他发现,嘛呢石的市场更大,再加上他的家就在玉树新寨嘉那嘛呢石堆隔壁,每天来找他刻嘛呢石的人很多,还必须要手工,而他精湛的技术和热情的服务让大家心生感动。


      每个人记忆深处都有一件感动自己的事情。更求求增亦是如此。20岁那年,他花了20多天,风雨未停亲手雕刻了一套1米x60厘米的六字真言,他做的很精致,也很漂亮,最后放在了玉树新寨嘉那嘛呢石堆上。他说,那是对佛最好的敬意,也是自己最坦诚的心愿。


      2003年学习回来之后,更求求增开始制作市场上流行的嘛呢石雕刻,以及一些旅游产品。他说,嘛呢石也要与时俱进,不然就没有市场。在后来的手工雕刻中,他将一些产品进行创新和加入新的理念,来玉树旅游的游客就比较喜欢,纷纷表示他的嘛呢石有创意,带回家做纪念品。


      目前,更求求增手工雕刻的嘛呢石在市场上很走俏,他的产品在青海湖、塔尔寺和西宁都有销售点,并且每个月的销售很好。“现在每年靠嘛呢石能挣10万元左右,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,自己的这点手艺多年后成了吃饭的手艺。”更求求增说。


大力发展和传承玉树嘛呢石雕刻文化


      2015年以来,更求求增在相关部门的邀请下先后到北京、上海和成都参加文博会,这对他来说更加开阔了眼界,增长了见识。尤其这几年参加青洽会以来,他的产品在青海的名声越来越大,一说起嘛呢石,很多人自然就会想起玉树的更求求增。也在这年,他成立了玉树新寨嘛呢石雕文化艺术开发有限公司,致力于打造玉树嘛呢石文化和嘛呢石旅游产品。


      “现在用机械雕刻嘛呢石的人越来越多,但很多人依旧喜欢传统的手工雕刻,所以我一直坚持用手工雕刻,虽然很累,很脏,但我只想传承这门技术。”更求求增真诚地说道。


更求求增在为嘛呢石调色


      如今,让更求求增担忧的是,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学习这门既累又脏的石雕技艺,很多人图清闲,他虽然有几个学生,但都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,认真学习的几乎很少。但他的愿望是,只要有一个人愿意学,他也会手把手去教他,让这门技术发扬光大。


      让更求求增感到欣慰的是,2018年11月份,玉树州文化体育局对他进行了扶持,在玉树市康巴风情街“玉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验中心”给他免费提供了柜台,这让他对嘛呢石产品的发展和未来更加充满了信心。他说,以前产品摆放在家里的柜台上,很少有人看到,现在好多了,来玉树旅游的人都会来到体验店来看看,这样玉树嘛呢石艺术就得到了更广泛的宣传。


更求求增向我们展示祖传嘛呢石


      采访完更求求增走出玉树非物质文化体验店时,我看到结古镇的天空很蓝很美,仿佛有好几种颜色,突然我想到这不是嘛呢石的颜色吗?更求求增微笑着说,玉树的天空就像嘛呢石一样美丽,纯洁。